【管理•党史百讲】——邓小平南巡
SUT管理之家
学党史跟党走
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引导广大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做到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自5月4日起,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开设《党史故事100讲》主题诵读专栏,通过讲党史故事,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信心,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汇聚磅礴力量。
本期介绍
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但由于中国长期施行计划经济,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一时间还转变不过来。当“经济特区”这一新名词出现时,一些人开始质疑:经济特区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它是不是等于新租界?
种种杂音的出现,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和试办特区的城市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鉴于这种背景,1992年1月17日,88岁的邓小平坐在南行列车上,开始了他的南方之行。
从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
谈话内容主要观点: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上去,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四化"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邓小平的这次南方谈话,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
首先,南巡讲话充满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急迫感。
其次,南巡讲话清晰地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也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第三,南巡讲话赋予了发展以全新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南巡谈话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是一篇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几十年经验教训并以此警示后人的历史文献,既有对全党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谆谆告诫,也表示了对基本路线被中断的担忧,并提醒全党对可能影响基本路线贯彻执行的因素保持应有的警惕,为中国坚持正确道路,排除干扰,胜利跨入21世纪指明了方向。
文稿|孙世琪
编辑|新媒体中心 侯一平
校对|马强
阅读 27
修改于2022年06月23日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