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管理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建之窗 | 师资队伍 | 学科建设 | 科学研究 | 招生就业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实验中心 | 学院新闻 | 公告通知 
管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学科介绍
2025年06月06日 09:37   审核人:   (阅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81年成立的管理工程系,1993年管理工程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被确定为辽宁省培育重点学科,2010年被确定为辽宁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2024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高等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近两轮学科评估均位列前50%。对应本科工业工程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9人、讲师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

定位与目标:本学科点定位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一致,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辽宁全面振兴、助力辽宁新“六地”建设和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侧重面向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工程领域,聚焦管理决策与优化、技术创新与管理、运营与物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等学科方向,努力做强省优势特色学科,争取建设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建设和科学发展需求,面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对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科研、教学或技术创新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人才。

  学科方向设置:1)管理决策与优化。本方向服务国家及辽宁地方“双碳”战略、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企业转制与发展战略,开展智能互联和大数据环境下制造系统、能源系统、服务系统的复杂性评价、规划决策、系统优化及协同调度等研究。主要研究包括:先进能源系统建模与优化;群组评价与决策方法;信息决策、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互联和大数据环境下管理决策与优化的理论与方法。(2)技术创新与管理。本方向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辽宁全面振兴战略,开展数字平台创新和生态治理、开放式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创新效率评价等理论研究和科研服务。主要研究包括:开放式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与协同创新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科技评价、技术创新及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与方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大数据和云平台环境下技术创新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3)运营与物流供应链管理。本方向服务“智造强省”战略,开展“智造+管理”和“绿色+管理”的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包括: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运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物流供应链运输网络和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定制生产、移动制造和共享制造的管理理论与优化调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及大数据和云平台环境下运营与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4)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本方向服务“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开展工业4.0背景下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信誉评价分析以及工业互联网等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主要研究包括:电子商务战略、模式创新和移动商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数字化转型、数据资产价值、数字经济的理论与方法;多源异构大数据的收集、融合、处理、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智能互联和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工商管理学科

学科本学位授权点于1996年和1998年分别获得二级学科会计学与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三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评估统计期内,发表论文172篇,其中SSCI、CSSCI、SCI等收录、重要期刊及北大核心以上51篇。主持纵向项目46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45项,经费总计161.3万元;横向项目24项,经费总计282万元;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项;获得副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的咨政建议11项。

定位与目标:本学位点定位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一致,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辽宁全面振兴、助力辽宁新“六地”建设和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侧重工商管理学领域的工业制造业和工业金融服务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的教学、科研、实务人才需求,聚焦于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学科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术创新型人才。

优势与特色:本学位点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辽宁全面振兴核心任务,聚焦"助力辽宁新'六地'建设"战略目标,初步形成了"双轮驱动、三维协同"的学科建设体系,确立了以工商管理学科为主体,工业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学科发展路径。

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构建"理论创新-实践应用-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多元化主体的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制造业+服务业"双循环研究体系,在装备制造企业治理、工业服务价值链优化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区域服务成效显著。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服务模式,为辽宁区域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提供制度创新方案。

注重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立足于学校工科优势,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不断拓展工商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本学位点通过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已形成"理论研究前沿化、人才培养特色化、社会服务精准化"的办学格局,力争成为东北地区工商管理学科建设重要标杆。

  学科方向设置:本学位授权点共有5个学科方向。其中:“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工商管理前沿发展需求,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国家科技部和辽宁省等计划研究项目。在公司大股东代理及股权结构优化、非效率投资的识别与治理、工业品与大数据营销、服务营销与价值链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较强的学科优势。

(1)财务管理。面向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以及辽宁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工商管理学人才需求、侧重于工业制造业和工业金融服务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领域,从事财务战略、公司治理、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股利决策、企业估值、资本运营管理、价值链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并购与重组、行为财务、财务风险管理等研究。

(2)市场营销学。面向市场营销领域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围绕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组合策略、客户关系管理、营销创新等培养掌握现代营销分析和评价工具,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实战经验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市场营销高级专业人才。

(3)会计学。辐射全国,满足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需求,持续开展会计准则制定及其应用、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信息披露及其经济后果、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定价、大数据与财务会计功能、审计判断与决策、大数据与会计舞弊甄别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在会计舞弊识别、ESG表现决定及经济后果、上市公司业绩归因信息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同类研究前列。

(4)企业管理。面向工业制造业管理领域的公司战略与执行、数字化与管理、企业国际化战略、创新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商业模式创新、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与组织行为、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企业低碳发展与创新展开研究。在产品与服务开发决策、物流系统运行、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探究以及管理层行为、并购能力及并购绩效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

(5)技术经济及管理。面向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领域,围绕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技术经济决策理论与方法、政策评价、技术创新与进步、投融资分析、资产评估、产业发展、战略风险评估、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估等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中出现的重要现实问题,开展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跨学科知识交叉、特别是将理论模型与方法应用于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特色研究。

就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33%),民营企业(38%)、党政机关(11%)以及高校(7%),就业率近100%。通过就业公司毕业生走访调研,对毕业生政治素养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9.27%。普遍反应我校毕业生工作认真负责,遵守‌规章制度与同事相处融洽,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工商管理(MBA)学科

   工商管理(MBA)学科立足东北振兴战略,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培养具有工程技术背景、国际视野与创新领导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项目拥有双导师制师资团队(校内导师31人含81%博士及14名教授,校外企业导师41人),深耕智能制造、绿色管理、财会金融等方向;2024年招生132人、就业率100%,学生获国家级奖项及专利软著等成果;构建产教融合体系(24个实践基地+省级智库),强化案例教学与数字化课程(44门课融入大数据/AI前沿),获中国商学院TOP100等荣誉;严控质量(教育部论文盲审、100%学业奖学金),未来将深化“智能+管理”交叉学科布局,持续赋能区域产业升级。


工程管理(MEM)学科

  工程管理硕士(MEM)学位授权点于2010年获批,从2011年开始招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制。依托管理、机械工程、化工装备三大学院,设有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三个领域。拥有专任教师106人,行业导师39人;建有20个专业联合培养基地实践基地(含省级基地9个),以及案例讨论室、仿真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定位与目标。本学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辽宁新时代“六地”建设需求,面向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区域支柱产业,形成“面向行业、职业导向、知识集成”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具备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支撑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

        本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具备以下核心能力的人才:(1)政治素养:坚定政治方向、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与学术道德;(2)工程思维与综合素质:全球化视野、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3)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工程管理理论与技术,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及外语;(4)实践能力: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解决工程建设、技术创新等实际问题;(5)国际交流能力:熟练使用外语,具备组织协调与国际合作能力。

       本学科的学科领域和优势特色。

  本学科紧密与辽宁工业制造业大省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特征相适应,侧重面向装备制造业及工程领域的管理难题,开展具有现实需求背景的管理工程领域的问题研究,及其所需的创新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三个稳定的学科领域与特色:

  (1)工程管理领域(125601):由管理学院负责建设,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等学科支撑,聚焦石油管道、装备制造等行业,侧重面向工程建设、工业制造、工程科技管理与服务等开展研究。该领域包含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程信息化与物流管理、工程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管理3个培养方向,着重培养具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和决策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工程管理工作的人才。

  (2)工业工程与管理领域(125603):由机械工程学院负责建设,2020年纳入到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体系开始招生。该领域下设绿色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工业大数据与智能运维三个培养方向,着重培养能独立运用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能够助力企业提质增效的复合型人才。

  (3)物流工程与管理领域(125604):由化工装备学院负责建设,2020年纳入到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体系开始招生。该领域下设物流过程管理技术、国际贸易物流2个培养方向,并以石油化工行业为背景,聚焦研究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运作过程计划与控制、多维资源流优化配置、供应链合作与协调策略等。

        本学科的国内外影响。

        2019-2024年期间,本学科承担纵向科研项目67项(含省级以上课题56项)、横向课题54项,科研经费总额2510.57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9篇;完成省委省政府及省社科联委托的重大研究课题14项,6项咨政建议获副省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致力于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贡献智慧为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沈阳交通重工集团等企业提供技术培训200余人次,2名教授担任省内5家企业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1名教授任省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毕业生就业率100%,近三年内47.6%实现岗位晋升、53.4%薪资提升,培养质量获用人单位广泛认可。由于在产教融合、政府智库服务和区域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本学科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政府部门享有较高声誉,成为支撑辽宁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其科研成果在工程建设管理、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优化等应用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会计硕士(MPAcc)学科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于2010年获批,从2011年开始招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制,全日制设置财务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与资本市场、管理会计与管理咨询三个培养方向,非全日制设置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三个培养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形成了面向行业、知识集成、案例教学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学位授权点于2015年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

培养目标学位点与沈阳工业大学办学定位一致,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及辽宁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实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学位点优势特色在于:(1)服务面向特色面向东北地区会计职业需求,面向东北,辐射全国先进制造业、工程领域、制造业金融服务领域2)知识集成和模块化课程体系特色构建专业知识集成和模块化课程体系,集工程技术素质、人文素质、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素质教育;(3)全面案例教学特色建立案例开发奖励机制,建设案例库,专业课程全面采用案例教学,案例分析报告作为平时考核依据。

师资队伍学位点现有校内在职专任教师20人。其中,获得副高及以上职称比例为70%;具有会计或相关经济管理类专业博士学位比例为60%,从外单位获得博士学位比例为55%;具有行业经历比例为85%。其中,外籍教师1人,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3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沈阳市劳动模范1人,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5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4人。

平台建设学位点所在本科专业2019年被评为省一流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有辽宁省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装备制造管理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辽宁省高校微观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心、辽宁省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基地、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

标志性成果。学位授权点2篇学位论文获全国MPAcc优秀学位论奖,1篇教学案例获全国MPAcc优秀教学案例奖,30篇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4篇教学案例入选MPAcc优秀案例库,拥有1家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关闭窗口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11号 Copyright (C) 2008- 2017 沈阳工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