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党史百讲】——中共十五大
SUT管理之家
学党史跟党走
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引导广大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做到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自5月4日起,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开设《党史故事100讲》主题诵读专栏,通过讲党史故事,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信心,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汇聚磅礴力量。
本期介绍
背景: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度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2048名,代表着中国5800多万党员。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报告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过程:
报告共分10部分:
一、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
二、过去五年的工作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六、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八、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九、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
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报告总结了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实践经验,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因此中央建议大会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报告说,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报告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报告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对我国跨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战略部署。报告强调,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9月18日,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通过关于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意义:
党的十五大,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对于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要意义,指引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文稿|文滢
编辑|新媒体中心 孔斐艳
校对|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