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党史百讲】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提出
SUT管理之家
2021年06月11日
学党史跟党走
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引导广大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做到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自5月4日起,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开设《党史故事100讲》主题诵读专栏,通过讲党史故事,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信心,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汇聚磅礴力量。
本期介绍
和平,民主,团结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时局的发展而提出来的。是我党史上的80句口号其中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至暗终迎曙光的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未来,自然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关注的焦点。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的政策,不遵守政协协议和停战协议等,全面发动内战,因此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全国人民予以的反对。因为我党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积极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并组织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积极团结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共同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基本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和平安定来重建自己的家园。中国共产党从广大人民的愿望出发,按照七大已经制定完成的政治路线,主张团结所有爱国民主人士,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国民党统治集团则妄想依靠美国政府的支持,维持一党专政的统治。中国将向去往何处?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属于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还是继续处于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未来?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斗争。
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指出: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我党所采取的方针是明确的和一贯的,这就是坚决反对内战,不赞成内战,要阻止内战。今后我们还要以极大的努力和耐心领导着人民来制止内战。
虽然蒋介石打内战的策略早已确定,但他对立刻全面发动内战还有所顾虑。国内,全国人民大多期待和平建设自己的国家,发动内战是极与人心相悖的。国际上,英、美、苏三国当时都表示并不支持中国内战。并且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抗战期间大多都已退到西南和西北地区,如若发动内战还需要有一段准备时间。鉴此,蒋介石于8月14日、20日、23日向延安接连三次发出“万急”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如果毛泽东不来,就可借此攻击中共拒绝和平谈判,从而把内战的所有责任都推到中共身上;如果毛泽东来了,就利用谈判麻痹中共,以赢得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而中国共产党对争取和平有最真挚的愿望,对局势也有非常清醒的判断。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讨论与国民党如何谈判的问题。会议得出,内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是可以取得的;同国民党谈判,必要时,积极争取通过和平的途径实现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这也是十分有可能的。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提出我们现在的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我们要准备有所让步,在数量上作些让步,以取得合法地位,以局部的让步换取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政治口号,深刻反映了那时中国人民长期饱受战乱的痛苦、专制的压迫、是当时大战初愈下全中国人民的迫切呼声。其实我党提出这个方针,也是我党对当下局势走向的一种预测,是我党积极争取实现的一个心愿、一个目标、一个任务。这一方针顺应时代潮流,响应民意,斟酌时局,切乎实际。更有力地掌握斗争局势,为最终战胜美蒋反动派赢得了先机。而在其后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以之为己任并为之不懈奋斗,直至完全实现。而今取得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国人为之自豪。让这盛世如每一位国人,先辈所愿!山河社稷无恙,吾辈自应奋发图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稿|工程管理2001班 殷瑞
编辑|新媒体中心 孔斐艳
校对|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