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管理学院
 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建之窗 | 师资队伍 | 学科建设 | 科学研究 | 招生就业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实验中心 | 学院新闻 | 公告通知 
管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管理·社区建设】艾草为媒,锤续千年——非遗艾草锤制作技艺传承体验
2025年07月07日 14:09   审核人:   (阅读:)

 一束艾草,几味药材,千锤百炼,康养身心。从原野芬芳到掌中温热,从草本精华到千年养生智慧,艾草锤在时光的敲打中沉淀着中华养生的奥秘。那缕缕升腾的药香,正是先民“治未病”智慧的悠长回响。这盈手可握的养生法宝,凝结着世代匠人对生命健康的朴素关怀。为弘扬中医药文化,6月16日,管理学院联合C4一站式笃行社区,于文科楼317室及青春广场举办“艾草为媒,锤续千年”——非遗艾草锤制作技艺体验活动,引领师生亲手触摸这份源于战国、兴于唐宋的草本养生智慧。

夏木阴阴,艾香袅袅。师生们化身“采药人”与“巧工匠”,亲历艾草锤的诞生。从精心配伍艾绒与活血药材,到巧手缠绕赋予其筋骨,再到执锤互叩体验其温通之力,每一步都流淌着古法的温度。活动现场药香氤氲,锤声轻响,百余位参与者亲手制作的艾草锤,让这项承载“未病先防”理念的古老技艺,在青春校园焕发新生机。




艾锤溯源:本草智慧的健康密码

现场通过图文展板展示,生动勾勒艾草锤的千年足迹。“艾草锤脱胎于中医外治法‘锤疗’,古籍中详载艾草有‘通十二经’、‘灸百病’之效。古人以布裹艾绒与温经散寒药材,捶打经络以疏气血、驱寒湿。唐宋时已成居家养生常备,明清更发展出繁复配伍体系,一锤一打间,尽显‘简、便、廉、验’的中医智慧。”




巧手成锤:古法今制的匠心之旅

桌案前笑语盈盈,师生们化身“养生匠人”。他们仔细称量艾绒、红花、桂枝等药材,指尖感受草本配伍的精妙;再以粗粝麻绳将混合药包紧束成坚实锤头,缠绕间古朴纹样渐显。专注的神情与灵巧的指法,正是对“匠心”最本真的诠释。


锤间生春:温热叩击的康养对话

最是温情互动时。艾草锤初成,参与者们轻执亲手所制之锤,互相叩击肩背经络。锤落处药力渗透,温热感沿筋脉游走,舒缓的轻叹与舒展的笑意交织。“亲验其效,方知古人之智,”一位同学轻捶同伴肩颈感叹,“这温热感,真是‘通则不痛’的生动注解!”


这场浸润药香的体验,是一次跨越千年的健康对话。当师生们亲手配伍本草、紧束麻绳、执锤互叩,他们完成的不仅是一件养生器物,更是在重走先民“以自然疗愈身心”的探索之路。每一柄散发着草本清香的艾草锤,都凝结着“天人相应”的中医哲学与“简便验廉”的民间智慧。这项源自农耕文明的养生技艺,以其“取法自然,惠泽众生”的本真,深切体悟“上工治未病”的东方生命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艾草锤作为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缩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它不仅是实用的养生工具,更凝结着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自然馈赠的敬畏与善用。从田间艾草到手中锤具,这一转化过程,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实践。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以艾草锤为媒,架设起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的津梁。它曾伴随先民走过无数寒暑,见证过《黄帝内经》的智慧启蒙、药王济世的仁心仁术,如今又在青春校园焕发活力。这启示我们文化传承正以可感可触的方式延续——它既是对草木灵性的礼赞,更是古法新生的创造。让我们以这柄氤氲药香的小锤为契,在守护岐黄根脉的同时,以当代匠心激活传统基因,让中医药智慧如艾香般,葆有自然本真,滋养时代新篇。



关闭窗口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11号 Copyright (C) 2008- 2017 沈阳工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